李凌云,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九公司安監(jiān)部副部長,先后獲得公司設備管理先進個人、股份公司技術改進獎、秦皇島市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
創(chuàng)新成果
港口帶式輸送機故障分析與預測軟件,填補了國內皮帶機故障分析預測方面的技術空白,獲得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和中國港口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具有功能齊全實用、計算快速準確等優(yōu)點。

創(chuàng)新故事
風雨中巡查設備,星夜里指揮維修,電腦前鉆研軟件,講臺上作科技報告,陽光下和工友席地聊天……在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九公司,人們對這個不停忙碌的年輕身影十分熟悉,他就是從技術員一路走來、現任九公司安監(jiān)部副部長的“80后”小伙李凌云,同事們親切地稱呼他“愛琢磨的小李”、“技術大拿”。
在秦皇島港煤五期正式投產初期,采制樣設備一直存在初采及回樣煤炭撒落的問題,不但造成煤炭輸送中的損失,而且設備上大量積煤帶來繁重的人工清煤工作和巨大的安全隱患。對此,2007年,研究生畢業(yè)后成為秦皇島港一名技術員的李凌云主動請纓,承擔起采制樣設備撒落煤治理的技術攻關重任。
李凌云一頭扎進港口作業(yè)現場,爬上爬下,認真觀察煤炭撒落位置及彈出機理,思考著阻止煤炭沖擊彈出的方法。經過兩個月的分析研究,他確定了加裝初采溜筒擋煤裝置、改造導料槽、改造主皮帶托板形式、增設煤塊防濺起裝置等一整套煤炭防撒落的技術方案,并繪制出了詳細的加工圖紙。在隨后的半年里,李凌云利用生產停機時間,陸續(xù)組織實施了裝、卸、采七套設備的防撒落改造,煤炭撒落量減少了95%以上,困擾港口的這一頑疾被徹底根除,李凌云也因此獲得了公司設備管理先進個人稱號和股份公司技術改進獎。從此,他在技術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一發(fā)而不可收。
皮帶機是港口重要的輸送設備,使用量大,故障點多,日常作業(yè)中經常遇到諸如包膠磨損、筒皮斷裂、摩擦起火等問題。如何有效地分析、預測和處理這些問題呢?以前,由于沒有成熟的計算軟件,甚至有些問題根本沒有數學模型,只能進行人工研究運算,計算過程中公式繁多、邏輯復雜,成功概率非常低。對此,李凌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下決心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工作之余和節(jié)假日,李凌云都沉浸在皮帶機動力學、機械故障分析、數學建模、工程計算語言等相關知識的學習。同時,深入現場仔細研究分析故障原因,統(tǒng)計皮帶機長期運行的數據。他一次次設計實驗內容,優(yōu)化計算方法,并聯系了專業(yè)院所進行實驗來驗證模型的準確性,不斷加以改進。整整一年半的時間,李凌云幾乎犧牲了所有的節(jié)假日,如癡如醉地投入到這項攻關之中。“那段時間,看著他都有點走火入魔的感覺,連吃飯的時候都在琢磨。”同事張云輝回憶說。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10月,李凌云的港口帶式輸送機故障分析與預測軟件1.0版本研發(fā)成功了,投入到秦皇島港皮帶機的故障處理中后,齊全實用的功能、快速準確的計算等優(yōu)點受到一致好評。這一軟件填補了國內皮帶機故障分析預測方面的技術空白,獲得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榮獲中國港口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并在第八屆中國國際港口業(yè)科技大會上作了主題報告。
裝船機俯仰振動劇烈問題的解決、取料機俯仰鉸支座的修復、裝船機行走輪架開裂的修復等,李凌云解決的技術難題還有很多。他先后榮獲中國港口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河北省科學技術成果鑒定項目4項,以第一作者在國家級科技期刊發(fā)表論文5篇,獲得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進步獎10項。這位“80后”小伙,用十足的鉆勁、驕人的業(yè)績,贏得了同事、同行的贊譽。